以下是关于折弯机液压站的详细介绍:
一、组成部分
液压泵:是液压站的动力源,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,常用的有高压柱塞泵或齿轮泵,它从油箱中吸入油液,并将加压后的油液输出到液压系统中。
液压阀:包括溢流阀、换向阀、节流阀等。溢流阀用于控制系统压力,防止压力过高损坏设备;换向阀用于改变油液流向,实现液压缸的伸缩运动;节流阀则可调节油液流量,控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。
液压缸:是执行元件,通过活塞在缸筒内的往复运动,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,产生力和位移,推动折弯机的滑块进行上下运动,从而实现板材的折弯。
油箱:用于储存液压油,同时起到散热、沉淀杂质的作用。
油管及管接头:用于连接各个液压元件,形成完整的液压回路,使油液能够在系统中循环流动。
过滤器:安装在吸油管路或压力油路上,用于过滤油液中的杂质,保证油液的清洁度,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。
压力表及压力继电器:压力表用于显示液压系统的压力值,方便操作人员了解系统压力情况;压力继电器可根据设定的压力值发出信号,控制液压系统的动作,如保压、泄压等。
二、工作原理
启动与卸载:启动电磁铁全部不得电时,主泵输出油液通过相关阀门中位卸载,此时液压系统处于低压待机状态。
主缸快速下行:当主缸快速下行电磁铁得电,相关阀门切换位置,控制油使液控单向阀开启,主缸滑块在自重作用下迅速下降,同时上位油箱的油液经充液阀进入主缸上腔,以补充主缸上腔因快速下降而形成的负压。
主缸慢速接近工件与加压:主缸滑块降至一定位置触动行程开关后,相关电磁铁失电,液控单向阀关闭,主缸下腔油液经背压阀等回油箱,主缸上腔压力升高,充液阀关闭,主缸在泵供给的压力油作用下慢速接近工件,接触工件后阻力增加,压力进一步提高,泵的输出流量自动减小。
保压:当主缸上腔压力达到预定值时,压力继电器发信号,使相关电磁铁失电,阀门回中位,主缸上下腔封闭,依靠单向阀和充液阀的锥面保证密封性,实现主缸保压,保压时间由时间继电器调整,保压期间泵经相关阀门中位卸载。
泄压与主缸回程:保压结束,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,相关电磁铁得电,阀门处于左位,主缸上腔压力很高,液动滑阀处于上位,压力油使外控顺序阀开启,泵输出油液经顺序阀回油箱,泵在低压下工作,先打开充液阀的卸载阀芯,使主缸上腔油液泄回上位油箱,压力逐渐降低,当压力泄到一定值后,液动滑阀回到下位,顺序阀关闭,泵压力升高,充液阀完全打开,实现主缸快速回程。
主缸原位停止:主缸滑块上升至触动行程开关,相关电磁铁失电,阀门处于中位,液控单向阀将主缸下腔封闭,主缸原位停止不动,泵输出油液经阀门中位卸载。
下缸顶出及退回:下缸顶出电磁铁得电,阀门切换位置,油液进入下缸下腔,下缸活塞上升顶出;顶出电磁铁失电,退回电磁铁得电,阀门又切换到另一位置,下缸活塞下行退回。
浮动压边:下缸活塞先上升到一定位置后,阀门处于中位,主缸滑块下压时下缸活塞被迫随之下行,下缸下腔油液经节流器和背压阀回油箱,使下缸下腔保持所需的压边压力,调整背压阀即可改变浮动压边压力,下缸上腔则经阀门中位从油箱补油。
三、维护与保养
液压油管理
选择合适油品:根据折弯机的工作环境和要求,选择具有合适粘度、抗氧化、抗水解等性能的液压油。
定期检查与更换:定期检测液压油的理化性能,如粘度、水分含量、酸值等,一般每运行 1000-1500 小时或半年需更换液压油,若发现油液变色、变浑浊或有异味,应立即更换,同时更换时要清洗油箱和管路。
密封件维护
检查与更换:定期检查密封件,观察是否有磨损、裂纹或老化迹象,发现问题及时更换,选用优质的密封材料,如氟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密封件。
防止异物损伤:安装和维护时,避免尖锐工具划伤密封件,同时确保液压系统清洁,防止金属屑、灰尘等异物进入磨损密封件。
过滤器维护
定期清洁与更换:定期检查过滤器,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时,表明过滤器堵塞,需及时清洁或更换滤芯,一般每 200-300 小时检查,每 1000 小时更换。
选择合适过滤器:根据液压系统要求,选择合适精度和过滤效率的过滤器,粗滤器可安装在油箱吸油口,精滤器装在压力油路上。
系统温度控制
散热系统维护:定期检查散热风扇、散热器等散热部件,确保其正常运行,清理散热器表面灰尘和杂物,增强散热效果。
低温启动措施:寒冷环境下,启动前预热液压油,可使用电加热器或循环加热装置,将油温提升至适宜范围,避免低温下高负荷启动。
定期全面检查
压力与流量检测:定期使用专业仪器检测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,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,压力异常可能因油泵故障、溢流阀失调等引起,流量不稳定可能由管路泄漏、油泵磨损导致。
管路与接头检查:检查液压管路和接头是否松动、变形或腐蚀,拧紧松动接头,更换有问题的管路,对腐蚀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换,防止泄漏。